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監(jiān)事長金立群日前表示,中國不會買入高風險的歐元區(qū)資產。而最新數據顯示,7月份中國仍舊環(huán)比增持了80億美元的國債。面對風雨飄搖的歐美債務,手握大量外匯儲備的中國究竟該不該出手?
歐元區(qū)經濟的發(fā)展中國不能完全置之不理
對于中國外匯儲備投資歐美債券的討論,近期越來越熱烈。正在英國倫敦參加高增長市場峰會的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監(jiān)事長金立群在大會主題發(fā)言中表示,中國關切歐元區(qū)債務形勢,但在債務解決框架不明朗之前,不能寄望中國買入高風險的歐債。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同意這種觀點,他表示,短期內購買希臘等歐元區(qū)危機中心國的債券并不明智,但歐元區(qū)經濟的發(fā)展,中國也不能完全置之不理。
巴曙松:現在在全球范圍內,在現有的國際貨幣體系下,能夠和美元相抗衡的貨幣大概就是歐元,所以如果歐元崩潰,不僅對全球金融體系是一個巨大的沖擊而且也會使全球貨幣體系就單一依賴美元,加重了對美元這種依賴程度,這個對制約美元的濫發(fā)貨幣反而產生不利的效果。從這個角度來說,歐元的崩潰不僅對歐元區(qū)都是有負面巨大影響的,對全球體系包括對中國也會有巨大的一些沖擊,因為歐元區(qū)畢竟是我們最大的出口國。
短期難以扭轉情況下購買美債是必然選擇
與此同時,面臨著“量化寬松政策”壓力的美債卻有另一番光景。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2011年)7月中國持有美國國債總計11735億美元,環(huán)比增持80億美元,繼續(xù)位列各國及地區(qū)之首,而這已經是中國連續(xù)四個月增持美國國債了。巴曙松認為,在短期國際貨幣體系難以扭轉的情況下,購買美債是必然的選擇。
巴曙松:美國通過量化寬松來刺激經濟對他本國來說肯定有合理性,但是從全球來說,跟其他國家分擔金融危機的成本,便是整個國際貨幣體系的一個重要的缺陷,短期難以改變。但是從美元本身來說,在現有的國際貨幣體系下,越是在動蕩時期,美元的避險價值越明顯,我們看到在美元降級之后美債這一段時間反而利率大幅降低,它本身還上漲了,凸顯了它的一個避險的這個功能,所以從微觀層面,從短期來看我們這么龐大的外匯儲備,它要做投資必須把握這個大的趨勢。
人民幣管制一定程度限制外匯投資靈活性
不可否認,美元已經進入了貶值通道,發(fā)端于希臘的歐元區(qū)債務危機隨時可能讓全世界地動山搖,手持大量外匯儲備的中國究竟該如何“做好自己的事”呢?
如果說短期來看,購買美國國債是迫不得已的避險選擇,那么我們可能還有更多的事情可以做。著名財經評論家水皮認為,人民幣資本賬戶下的管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匯投資的靈活性,而這種改革需要長期的努力。
水皮:光是對沖外匯占款人民幣投放,你怎么就不想想怎么減少這個外匯儲備的增長,這是問題的要害呢?所以我覺得無論如何推動人民幣自由兌換和國際化硬通貨的過程是必須正面的,而不能說靠著什么繞著走,以別的方式迂回曲直來解決這個問題,我覺得恐怕不靠譜,總之需要償惠于民,對現在的外匯管理制度要進行重大的變革。
外儲使用如何能配合我經濟轉型為考慮首任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則認為,巨額的外匯儲備的使用如何能配合中國經濟轉型的需要,是我們首先需要考慮的。
巴曙松:比如從對外角度來說對歐洲如果下一步進一步惡化,我們可以去有意識的購買一些我們實體經濟所需要的這些資源、技術、品牌,有一些米小網絡的公司這樣促進中國內需的擴張,促進我們下一步技術進步、經濟轉型,包括他的很多亞洲的資產,我們怎么在它的危機時期如果這個現金流缺乏我們可以相應的以比較合理的價格來購買,就好像在次貸危機時期我們看到日本有的證券公司成本,把很多美資公司的亞洲業(yè)務把它整合收購。
以外部投資力促內部轉型 須下更多"功夫"
他同時指出,在外需不振的時候,如何拉動國內經濟,值得我們下更多功夫。
巴曙松:外部的動蕩使得我們不可能再依賴過渡的積累非常大的外匯儲備的這種外匯和國際收支來運行的方式,所以對內更多的要擴大內需,擴大消費,完善社會保障,或者是在利用資源價格下跌的時期加大國際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布局,為中國下一步的工業(yè)化、城市化推進奠定一個基礎,不僅僅是關注外匯儲備,作為一個戰(zhàn)略的資源而且把它轉換為中國未來發(fā)展經濟轉型所需要的各類經濟資源。
(記者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