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新聞網(wǎng)/訊)日本工業(yè)是從明治維新開始的,但是汽車工業(yè)是在德國希特勒的時代,因為日本跟德國是盟友,所以德國派遣了大量的軍事技術人員,對日本進行援助,這些軍事技術在戰(zhàn)后進行了惠民,才開始帶動汽車發(fā)展,特別是戰(zhàn)后美國汽車企業(yè)對日本進行控制,也給助推了一把,所以才會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超越美國,都快趕上德國了。
日本的汽車在2000年以前大部分是模仿歐美的,所以你仔細看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車跟歐美長得很像,但是在2000年之后,日本發(fā)展開始并肩歐美,設計業(yè)開始走向不同的道路,以皇冠為代表,十一代長得跟 奔馳 很像,十二代就完全不同了,開始叫板奔馳。 豐田 只是個代表,整個日本車界,在2000以后,推出的車型,都有著脫胎換骨的變化,不再是歐美的那種,呆板,四方,瘦長的設計,變得動感,時代感,和諧,富有東方審美觀。
日本車除了在外形超越了歐美,在技術上也超越美國,跟德國距離越來越小。由于日本工人的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有時候很多差距真的是很難感覺出來。只有在經(jīng)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行駛之后,差距才會顯露出來,比如德國奔馳的保養(yǎng)好的情況之下,可以行駛30萬公里不用大修,那么日本豐田車,可以達到25萬公里。
日本是一個島國,資源匱乏,所以他們的生活追求是避免浪費,避免浪費最好的方式是將產(chǎn)品質量做到最好。所以日本車真的是不錯的。日本車企眾多,其實分別就隸屬于六個財團。這六大財團的技術實力各有強項,比如 三菱 的鍛造技術是最好的,他生產(chǎn)的齒輪完全可以達到德國最好的技術水平,我經(jīng)常拆舊件,很多三菱20多年前的變速箱齒輪,拆出來之后,還可以跟新的相媲美。 日產(chǎn)的發(fā)動機是最優(yōu)秀的,豐田的裝配技術和管理是最好的, 本田 的外形設計及高科技研究是最出色的,比如他的機器人。
我把小日本吹得這么好,但是為什么到了國內就不行了呢?以下就來談談。
三菱是一家軍工企業(yè),日本的軍事產(chǎn)品絕大部分是三菱生產(chǎn)的,大到火箭,輪船,小到坦克機槍,三菱公司是無所不包,就是因為他有著這方面的優(yōu)勢,所以他的底盤和鐵件鍛造技術非常出色,所以為什么他的越野車做的這么好。在所有的日本汽車里,三菱越野車才是真正算得上正宗。
三菱很早之前就隨著成龍的電影進入中國,因為成龍一直是三菱的代言人。當初賣的最好的就是帕杰羅。上到軍隊,下到公安,鄉(xiāng)鎮(zhèn),都開帕杰羅成風。不過隨著剎車系統(tǒng)出了問題那個事件之后,三菱車也開始沒落。
當時很多人反映剎車系統(tǒng)有問題,甚至因為這問題,導致很多事故,死了不少人,但是三菱公司總是昂著高高的頭,絕不召回,絕不賠償,絕不認錯。惡劣的態(tài)度,后果當然很嚴重。抵制隨著開始。為什么會這樣子,因為三菱公司本來就是軍工企業(yè),軍國思想濃烈,滅我中華之心,從來就未曾泯滅過,對他們來說,死的越多越好,特別是某些人員。
隨著中國市場的迅速擴大,三菱開始有些后悔,想卷土重來,不過市場已經(jīng)沒有了。所以日本車在中國質量很差的原因是:軍國思想。三菱的失敗,給了后來的日本企業(yè)一個教訓,那就是在他們眼里即使中國人都是豬,也得適當扔些紅薯。
本田和日產(chǎn)進來之后,開始小心了起來,盡量避免將傷害做得這么明顯,所以他們將車的外觀,能做得多漂亮,就做得多漂亮,在一些看不到的地方,比如前后桿,用泡沫也無所謂。鐵皮做得薄一點,車身重量降下來了,油也省了,于是嚼頭就有了“日本車就是省油”。日本車真的省油嗎?那是用生命保險換來的一點小利而已。前后桿用泡沫替代之后,一旦發(fā)生碰撞,車頭全毀,在毀壞的過程之中,吸收了一定的能量,間接保證了駕駛員的安全,這點我是承認的,但是有一個條件,那就是這種碰撞不能夠過于激烈,否則死得更快。但是小日本又把他玩成一個嚼頭“日本車,吸能。”我想問一下,小日本,既然裝上泡沫能吸能,為什么在日本國內行駛的汽車都裝有鋼質前后杠呢???
因為鐵皮薄,所以才會經(jīng)?吹饺毡拒嚦鍪鹿手,被壓成紙皮,三廂變成一廂,兩座變成一座,從中間一分為二。所以,為什么在中國的日本車這么差呢?因為在他們眼里中國人都是豬”!
所謂的“豐田模式”其實就是偷工減料。豐田模式就是所謂的成本減少再減少,這種模式在歐美是很成功的,甚至被很多國內拿來當教材,為什么他在歐美就能成功,到了國內就不行了呢?我來告訴你真相。豐田車的設計是很成功的,對技術和科技的應用都無可挑剔。但是不管如何減少成本,有一個最低的限度,那就是必須要有鋼鐵的質量和鍛造技術做基礎,日本的煉鋼技術在全球是最頂尖的,同樣的一顆螺絲,能承受的最大扭力,遠遠超過其他國家。
豐田盡管不斷的降低成本,能將螺絲做多細就多細,鋼板做多薄就多薄,但是他從來就未曾破壞那個“基本”,這個“基本”就是比如這個車輛要求的承重量是1噸,鋼板的厚度最低要求是2公分,那么豐田不會將他做到1.9公分,這一點,豐田還是知道的。但是他也不會把他做成2.1公分,這就是豐田模式。這也是國產(chǎn)豐田斷軸的問題所在,因為歐美的煉鋼技術跟日本是持平的,所以同樣一個模具,在歐美生產(chǎn)出來的零件合乎要求,但是中國的煉鋼技術,跟日本差很遠,豐田到中國投資之后,他雖然知道中國的鋼鐵不過關,但是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抱著一種僥幸的心理,想蒙混過關,但是現(xiàn)實是殘酷的,什么樣的質量就會有什么樣的事故。斷軸接二連三,有駛進凹坑斷軸的,有碰撞斷軸,有剎車斷軸,有拐彎斷軸,為什么總斷軸,因為半軸承受力是最大的,在行駛中,受到不同的沖擊也是最多的,斷軸也是正常的。
豐田公司剛開始默不作聲,哪知道事故越來越多,蠻不住了,但是還是沒有道歉,反而污蔑中國的鋼鐵不行,中國鋼鐵不行全球皆知,但是也沒聽過售價僅兩萬八千元的QQ斷過軸???純粹是狡辯。所以豐田模式在中國其實就是,偷工減料,忽悠忽悠再忽悠。
在網(wǎng)上,到處都有網(wǎng)友發(fā)帖,吹噓日本車多省油,多吸能,這就是日本企業(yè)在中國的一種營銷手段“五毛營銷術”。這個營銷術全國皆知,他們雖然知道這樣做不好,但是一旦不這樣做的話,日本車早就被淹沒在唾液里了。所以五毛營銷術并不是用來營銷日本車,而是防止淹死在唾液里。跟五毛營銷術同在的是“車黑”,發(fā)布大量的詆毀貼,污蔑國產(chǎn)車,特別是污蔑國內最大的自主品牌企業(yè)奇瑞,因為奇瑞發(fā)展太快了,讓他們感到害怕。另一個原因是奇瑞是中國采用日本零件最少的企業(yè)。但是奇怪,他們對兩個企業(yè)似乎不敢,一個是長城,一個是 吉利 。可能是擔心得罪長城的德方合作伙伴,不敢得罪吉利則是因為浙江商幫,浙江是日本車的最大市場之一,同時浙江商會是很團結的,一旦得罪了,車就別想賣了,舉個例子,浙江是豐田招回賠償最多的省份。
日本車企在中國真的做到無孔不入,他不僅賣車,也控制中國車企的各個命脈,比如設計,每年日本會有很多的工人退休,現(xiàn)在日本工業(yè)不景氣,家庭收入越來越少,所以他們就鼓勵一些優(yōu)秀人員到中國來。這些人真的是來幫助中國的嗎?想都別想。他們來就是兩個目的,一個是增加收入,一個是控制中國的設計。中國的大部分車企都沒有自己的設計團隊,一般都是委托設計公司,所以只要控制這些設計公司,自然就控制了車企。這些人是很可惡的,他們一方面賺設計費,另一方面,在設計上動手腳,很多人都會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中國的一些自主品牌車的外形,整體很好,但是細節(jié)上總是不和諧,這樣子的話,消費者買車時就會很糾結,很難受,說不出哪里不好,但是又很難接受,奇瑞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因為奇瑞本來就是小日本最害怕的企業(yè)。奇瑞的車型,除了那幾款歐洲設計的之外,每一款車的外形都有問題,這也是影響奇瑞銷量的最大絆腳石。在奇瑞的整個體系里,外形設計是日本人唯一能夠接觸到的地方,但恰恰是外形成了奇瑞最大的敗筆,這讓人不得不懷疑。
很多人會問,日本車這么差,為什么在國內的碰撞測試,分數(shù)那么高。請睜大眼睛看看,碰撞的都是什么車,都是最頂級配置的車,這些車的零件關鍵部位都是從日本進口過來的,我們在國內購買的車型跟那些參與測試的車完全搭不上關系,還有一點是,日本的車在中國是按中國碰撞標準設計的,如果你把碰撞速度提高十公里,那么結果就很慘。我們目前碰撞速度是60公里,但是現(xiàn)實中,誰不是開到70公里,80公里,上高速100公里。所以為什么日本車型在碰撞測試中成績很好,但是在現(xiàn)實事故中表現(xiàn)出來的遠不如國產(chǎn)車,歐美車,不信的話,拿一臺奇瑞A3跟CRV撞一下,看誰慘。
日本車真的有這么好嗎?說實話,很好,但是僅限于日本國內和歐美,所以如果你想享受日本品質,那唯一途徑是買日本原裝進口車,國內日本車型堪稱垃圾。